10/20 惟有你永不改變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惟你耶和華必存到永遠,你可記念的名也存到萬代。」(詩102: 12)
「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天地都要滅沒,你卻要長存;天地都要如外衣漸漸舊了,你要將天地如裡衣更換,天地就都改變了。惟有你永不改變,你的年數沒有窮盡。」(詩102: 25~27)
【每日鑰字】
「惟你耶和華必存」 ── 「存」希伯來文 יָשַׁב ,這個字音譯是 yashab;其字意為「居住」,「停留」。今日的鑰節提到「惟你耶和華必存」和「惟有你永不改變。」本篇開始時,詩人描寫自己極端苦楚,覺得快要忍受不住時,只有向神傾吐苦情,因而心境轉變 ── 由疑懼轉為盼望,由述苦轉為讚美。雖然世事變幻無常,人的年日如煙雲消滅,但他深切地知道他的盼望在於「惟你耶和華」,他的出路在於這位「惟有你永不改變」;並深信神必垂聽、察看,也必施行拯救,而使人把一切的讚美歸給祂。因此,他兩次用信心宣告:「惟你耶和華必存到永遠」和「惟有你永不改變」,見證神的永恆,祂的旨意堅定永存,祂的慈愛和信實永不改變。因為「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十三8)。親愛的,無論我們眼前的景況如何,當轉眼仰望這位「永不改變」的主,一切都以祂為依歸,必得以超越苦境。
【為何神是永不改變的】
祂是永不改變的,這就是說,祂從來沒有改變過,也不會有任何一點頂小的改變。若是有改變,就是說祂必須由好的變為不好的,或由不好的變為好的,但祂不能有任何一種的改變。祂既是完全的,就不能夠變為更完全;若是祂會變為更完全的,那祂本來就不夠成為「神」。祂是無所不知的神,這就是說,祂一下子很自由而不費力地知道一切的物、一切的靈、一切關係、一切事情。在祂沒有過去,也沒有將來。 ── 陶恕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一百零二篇的詩題是「困苦人發昏的時候,在耶和華面前吐露苦情的禱告」。本篇未提作者,也沒有提供歷史背景,或說明用於何種樂器等,只注明詩人禱告時身心的狀況。司布真曾如此評論這篇的禱告:「這篇詩的內容,好像清晨起來,天氣惡劣、風雨交加!但到中午雲霧漸散就見光明;此後雖有一陣雷雨,但終究陽光普照,直至黃昏。」
《希伯來書》一章10~12節中引用了25~27節來證明基督耶穌的神性。祂是萬有的創造者,而要永遠長存。此外,祂不只是創造主,祂亦要將天地改變,而只有祂才是永不改變。
這篇詩是詩人吐露苦情的禱告。在禱告中,詩人首先吐露了他的苦情 ── 全身發燒、衰弱無力、消耗殆盡、周身疼痛、難以成眠、愁眉不展、遭人摒棄、內心絕望,於是求神眷顧和憐恤。之後,他因思想神的永存和大能,又因信神肯垂聽垂看他的痛苦,就得著安慰、鼓勵和指望;及至末了,他的盼望終於勝過了疑懼,因他信那位永不改變的神,必使他堅立在神面前,而他的後裔也在神的愛顧下興盛。
本篇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詩人雖有苦難,卻滿有盼望。詩人開始時描寫自己極端苦楚,覺得快要忍受不住時,只有向神傾吐苦情 ──
- 1. 我的年日如煙雲消滅
- 2. 我的骨頭如火把燒著
- 3. 我的心受傷,如草枯乾
- 4. 我的身上的肉消瘦
- 5. 我憂悶如同曠野的鵜鶘
- 6. 我愁鬱如荒場上的鴞鳥
- 7. 我孤單像房頂上孤單的麻雀
- 8. 我受仇敵欺淩
- 9. 我吃過爐灰,如同吃飯,所喝的與眼淚攙雜
- 10. 我的年日如日影偏斜,如草枯乾
然而,當他轉眼仰望「惟你耶和華」之時,就大得安慰。這是他的轉捩點。從詩人的信息中,我們看到詩人突然超脫了自己的難過,而相信神憐恤錫安的時間已到,因為神的計劃和旨意,是不會改變的,因而
- 1. 祂必憐恤錫安
- 2. 祂必榮耀錫安
- 3. 祂必垂聽窮人的禱告
- 4. 祂必使人在錫安傳揚耶和華的名
因此,他的盼望在於神,並深信神必按祂的應許而復興錫安,故他禁不住讚美惟有神是永不改變的。親愛的,當四面沒有出路時,我們在絕望中可以信賴、依靠、跟隨這位永不改變的主。
【每日金句】
「《希伯來書》的作者將這些話描述這位稱為神榮耀光輝的主(第一章)。我們應該常讀這首詩篇。我們的救主是神,祂是萬古的磐石,永存不變,我們可以躲藏。」 ── 邁爾
【每日默想】
詩人指出世事世物都在改變,連天地也要改變,任何人事物都不值得我們全心追求和寄託。親愛的,在多變的世人、世事、世物中,我們的一生是何等的有限、無常,然而我們應當專心信靠那「惟有你永不改變」的主,就會因祂的永限,永恆、全能、永不改變,而得著安慰、鼓勵和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