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大衛靠神反敗為勝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求你應允我們,用右手拯救我們,好叫你所親愛的人得救。」(詩六十5)
【每日鑰字】
「親愛的」希伯來文 יָדִיד,這個字音譯是 yediyd;其字意為「心愛的」,「可愛的」。此字是使用在希伯來文的愛情詩中,乃是意指最強烈的關係,最熾熱的情感。當大衛在戰場上遭遇敵人的打擊,他在禱告中哀嘆,似乎神「丟棄」 (1節)了祂的百姓。他雖不了解為什麼他們會遭遇這種逆境。並且他感到他們已為神所 棄。但在第5節大衛卻又說,他們為神所愛,是被稱為神「所親愛的人」。這種被「丟棄」和「所親愛的」的矛盾經驗,也常是不少基督徒在苦難時真實的經歷和掙扎。惟當事情經過後,才發現神的應許不會離開祂「所親愛的人」,猶如大衛寫成這首詩的時候,他的禱告沒有落空,因為神的幫助,踐踏了敵人使他們反敗為勝。事實上,神並沒有放棄他們,也沒有將他們交給敵人。親愛的,無論情況多麼絕望,我們是神「所親愛的人」,祂依然是這樣的愛我們,怎可能將我們「丟棄」,而交給仇敵呢?
【我不曾想到『倘若』】
有個貧窮的婦人,只靠每天勞作過活;但她卻是一個快樂得勝的基督徒。另一個愁煩的信徒,雖不喜歡她的得意態度,卻是羨慕她的愉快心情。有一天這位愁煩的信徒對她說:「你目前固然很可快樂;但是,我想,若你顧慮到你的將來,你便會覺得必須持重些罷!比方,倘若你一旦病了不能作工,或是倘若你現在的雇主搬走了,沒有人僱你……或是倘若……」她插嘴答說:「夠了!我從來不曾想到『倘若』這回事。主是我的牧者,我知道我必不至缺乏。」接著她又說:「至於你,就是給那一切『倘若』所累,而落到這樣可憐的地步。你不如把「倘若」棄掉,而專心倚靠主罷!」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六十篇的標題是「大衛與兩河間的亞蘭並瑣巴的亞蘭爭戰的時候,約押轉回,在鹽谷攻擊以東,殺了一萬二千人。那時,大衛作這金詩,叫人學習,交與伶長。調用為證的百合花。」這首詩介紹了大衛提到敵國包圍以色列的情況,以色列的東面是摩押,南面是以東,西面是非利士。關於本篇寫作的時間與背景據權威解經家 Scroggie 認為是在大衛與亞蘭人和以東人作戰時寫的。當時在一次重要的戰役中,大衛處於苦戰,在此方要應付兩幫的亞蘭人,那時南方的以東人趁機發動攻擊,大衛吩咐約押領軍轉回,迎戰以東。結果在鹽穀打了一場勝仗,使以東人大大的失敗(《撒母耳記下》八章13~14節;《列王紀上》十一章15~16節;《歷代志上》十八章12~13節)。本詩的標題說約押殺了以東人一萬二千人,但是《撒母耳記下》八章13節和《歷代志上》十八章12節的兩處卻說一萬八千人。關於這一點不同的記載,據猶太人的解經家說,是因為亞比篩先殺了六千,然後約押殺一萬二千的緣故。本詩5~12節和一百零八篇6~13節,用同一材料於新的情況中。
本篇詩篇是大衛反敗為勝的禱告。在此詩,大衛首先描寫當時以色列失敗後的慘景;接著,他求神拯救,因神應許以色列必勝過諸仇敵;末了,他向神表示他堅強的信心,因神必會幫助他們得勝。
本篇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大衛的禱告以屈辱開始,卻以信心的宣告結束。因為他得勝的秘訣是倚靠神的大能(12節)。在戰場中,大衛遭遇了一時的失敗,而明白絕望與抱怨的時候已經過去。由於他們都是敬畏神的子民和神「所親愛的人」,他積極地求神復興他們,醫治他們的創傷;並且把旌旗賜給他們,使他們能為真理而戰。大衛深知人的幫助是枉然的,惟有神出手、興起,顯示祂的大能,才能踐踏他們的敵人,使他們在絕境中使人得勝。馬唐納說的好,「信徒的仇敵是世界、肉體和魔鬼。人靠著自己並沒有能力征服仇敵。其它人的幫助並不足夠,縱然他們出於善意。但借著主耶穌基督,他們就得著勝利。信靠和指望主耶穌拯救的人,必不失望。」因此,在遭遇逆境時,人的抱怨是無益的,人的幫助也是枉然的,惟有倚神的大能大力(弗六10~20),才能在屬靈的戰役中得勝。親愛的,在大衛的禱告中,我們是否學習了重要的功課?
【每日金句】
「哦!主耶穌,有誰像你愛我?因你工夫,我成你工之果,親近你有路,在榮耀中相交;永蒙眷顧,我是你的珍寶,是你勞苦功效。」 ── 達秘
【每日默想】
儘管大衛四面受敵,他呼求神的幫助,因為他相信只有神能助他得勝。人生如戰場。 當面對不同人事、環境、工作等挑戰時,我們曾否經歷神的大能大力,幫助我們在絕境中反敗為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