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指望在乎神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我就默然不語。」(詩三九9)

【每日鑰字】

「遭遇」希伯來文 עָשָׂה,這個字音譯是 `asah;其字意為「做」,「完成」。「默然」希伯來文 אָלַם,這個字音譯是 'alam;其字意為「捆綁說不出話來」,「使沉默」。今日鑰節提到「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我就默然不語。」大衛在《詩篇》第三十八篇提到他在人前不開口(13節),但是在本篇中,他決定在神前與人前都保持沉默。人總是不平則鳴,怎麼可能默然不語呢?在三十八篇,大衛看到許多朋友的離棄,惡人的猖獗,於是氣憤不平。但在本篇,他深刻體會到人生的虛幻與短暫,而惡人一切的行動亦只屬幻影;他也確知他唯一的指望是在於永恆的神(7節)。既然萬事都在神的手中掌管,他還有什麼可以抱怨呢?他所有的遭遇都是出於神,是神做的,且許可臨到他的,他自然而然的就服下來,而「默然不語」。親愛的,你如何坦然面對不幸的事和麻煩的人?看事,令人灰心失望;看人,心中憤憤不平;看神,就能「默然不語」。因此,學習認識神的手,順服祂的安排。因為不管我們的遭遇如何,不論我們的景況好壞,神所作的一切,都是為著我們的益處(羅八28)。親愛的,投靠和信賴祂吧!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三十九篇是「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耶杜頓。耶杜頓是大衛設立謳歌者(詩班),又名以探;按次在神面前彈琴、唱歌稱頌中三位領袖中的一位,其他二人為亞薩和希幔(代上十六41~42,二五1~6,代下五12,三五15)。耶杜頓負責訓練、組織及帶領樂器彈奏,與及歌頌之工作。《詩篇》第三十九篇似乎是接續第三十八的禱告,求神救他脫離一切的過犯。許多聖經學者公認是詩篇中最美的一首哀歌,因此常在喪葬聚會時被應用。

這篇是大衛體會人生的短暫,而仰望耶和華的禱告。在這篇詩中,首先,大衛曾立志要謹慎言行,如像被嚼環勒住,而默然不語;但他的愁苦發動,像被火燒起,就忍不住,終於向神吐出他的心聲。接著,他祈求神讓他知道「身之終」、「壽數幾何」、「生命不長」。他表達了人生的虛空與短暫:

  1. 1.  一生的年日窄如手掌
  2. 2.  在神眼中如同無有
  3. 3.  人自以為在最穩妥時,其實只是虛空幻影
  4. 4.  辛苦忙亂,真是枉然
  5. 5.  積蓄財寶,自己無福享受

於是,他將一切的指望都放在神身上,而懇切求神(五次):

  1. 1.  救他脫離一切的過犯,免受人的羞辱
  2. 2.  把責罰從他身上免去,不然他會像惡人消滅
  3. 3.  聽他的禱告,記念他的眼淚
  4. 4.  不要靜默無聲
  5. 5.  重新賜他力量

本章值得注意的就是,大衛在逆境中仍然信靠神,向神吐露苦情,並求神使他重新得力,而得到轉機。在虛幻的人生中,他深刻體會到他的年日窄如手掌,一生的年數,在神面前如同無有,而他人生中唯一的指望是在於那位永恆的神,所以他把自己交托在祂手裡。再者,大衛苦難的經驗教導他深知在神面前是「是客旅、是寄居的」,需要神的顧念,而求神賜下力量,使他可以安享餘下的年日。

【將自己的一生交給神】

在1821年,那時奮興家芬尼還是一個青年見習律師。有一天,他坐在辦公室面,就自問:「你見習完了之後,要作什麼呢?」「當然是掛牌自己開業!」「以後怎樣呢?」「以後要賺許多錢。」「以後呢?」「成了財主,就可以退休了。」「以後呢?」「以後就要死了。」「再以後呢?」芬尼因想起人生這樣的短促,就渾身顫抖,跑到附近的森林裡面,將自己的一生交給神。親愛的,在去而不返的歲月中,我們忙忙碌碌、狂熱地工作,價值何在呢?我們是否倚靠主,過有意義的人生呢?

【每日金句】

「為什麼你遭遇到親屬的死亡、身體的疾病、朋友的誤會、同事同學的誹謗而能默然不語呢?就是因為你認識你所遭遇的一切是出於神。默然不語是敬拜神道路的具體表現,默然不語是服在神大能手下的態度,默然不語就是甘心接受神所給你的安排,默然不語就是不願為自己開任何出路。」 ── 《荒漠甘泉》

【每日默想】

大衛深切地認識人生光景:「壽數幾何……生命不長……年日窄如手掌」。與神的永恆相比,人的一生根本不值一提。親愛的,人生短暫,如果我們只有六個月生命,我們會做些什麼?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