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大衛讚美神的創造與所賜的律法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十九1)
【每日鑰字】
「述說」希伯來文 אֶשֶׁר,這個字音譯是 'esher;其字意為「極蒙福」,「快樂」。「傳揚」希伯來文 נָגַד,這個字音譯是 nagad;其字意為「顯明」,「宣告」。今日鑰節提到神是藉著祂所創造的宇宙、大自然(包括人類本身)向人們啟示祂自己,這是在任何時間、地點,人人均可領受的啟示。在無神論教育下成長的知識分子,大都持無神論觀點,且視之為理所當然,並引以為豪。可是,宇宙的浩瀚無際如同一部展開的書,是人人都能研讀、察看的。神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所以,當人看見神所造的「諸天」和「穹蒼」,就不能不承認宇宙中有一位創造者;並且使我們人認識到自己的微小,而祂是偉大的創造主。親愛的,當你觀察天空滿布日、月、星辰,是否體會到神的智慧,能力,和榮耀呢?
【到底有沒有神】
宇宙的浩瀚無際一直令人嘆為觀止。當我們舉頭望明月的時候,同時也看見了其他閃爍的星宿,掛在深藍色的天幕上。我們所見的不過是宇宙穹蒼的毫末,但只這一點就足夠激發我們孕育一個奇妙的思想:就是「到底有沒有神?」牛頓是基督徒,但他有一位朋友,也是大科學家,卻不信神。牛頓有一巧匠,為他造了一具太陽系的模型,各個星球利用齒輪帶子套在一起,一拉曲柄,各個星球便能和諧運動起來。一天,他的朋友,瞥見這具模型,不禁稱讚道:「這具模型精巧極了,是誰造的?」牛頓故意答道:「沒有誰造的,乃是偶然有的。」他的朋友很不耐煩地說:「無論如何總是有人造它,並且這人一定是個天才。」牛頓這時就很嚴肅地說:「你既相信這具模型,不可能是偶然有的,必定有人造它。你豈能不信這具模型所代表的太陽系更有一位造它的神麼?」他的朋友即被說服,也就信了創造宇宙的神。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十九篇是「大衛的詩」,交與伶長;有聖經學者認為本篇與第八篇可能是同時作的。本篇是妥拉詩,就是以歌頌律法為主題的詩,因大衛以神在自然界的作為來歌頌律法的奇妙、完美。在這首大衛的讚美詩裡,充滿美麗的語句和意象,啟示神在諸天裡宣揚神的榮耀;也思想到祂在律法之特殊啟示裡的榮耀;是藉著人的經驗顯出神的救恩,這特殊的啟示足以滿足人類屬靈的需要。
十八世紀著名的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他因本詩而驚嘆道:「頭上滿天星斗,心中一片天良,常令人肅然起敬,不能自己。」他留下千古的名言:「有兩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覺得震憾與敬畏,那便是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準則。」
本篇是大衛稱頌神榮耀的禱告。在這首讚美詩裡,大衛從描述宇宙浩瀚開始,見證神偉大、榮耀的創造;再轉入神以法為說話,來顯示神話語的真實與豐富的應許;然後求神完全潔淨他,使他可以在神面前蒙悅納。故這首讚美詩,由三部分組成:
- 1. 浩瀚的宇宙宣揚神的榮耀、述說神的手段。
- 2. 神的律法有奇妙的功用,使人蘇醒、有智慧、快活人心、眼目得明亮、得潔淨。
- 3. 大衛求神赦免他隱而未現的罪,並攔阻他不犯任意妄為的罪,使他的言語與心思在神面前蒙悅納。
本篇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人可以藉著宇宙的無字天書和聖經的有字天書認識神。宇宙的浩瀚默默地見證神的榮耀,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微小,而祂是偉大的創造主。神又藉著聖經啟示祂自己,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軟弱與污穢,而祂是公義和聖潔的主;並且神還透過人切身的經歷,使人認識到自己的過犯,而祂是滿有憐憫的救贖主,成為我們所頌讚與投靠的一位。
【每日金句】
「讓我們思想:祂的偉大,祂的能力,祂的全能,祂的智慧,祂的聖潔,祂的憐憫,祂的慈愛,這些都是我們無法測度的。」 ── 慕安得烈
【每日默想】
當大衛遙望蒼天後,指出天上的萬象都已讚美神;近觀聖經後,感受到神話語的才是最寶貴的,最真實的;接而俯察己身後,就不能不想到自己的言詞,僅僅只配求主悅納而已。宇宙的浩瀚,是否能讓你感受神的榮耀與祂奇妙的作為?神話語的奇妙,是否能觸動你的心靈?想到自己的軟弱和失敗,是否能讓你願意來到祂面前,祈求祂的憐憫與赦免,並求祂接納你口中的言語和心中的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