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摩西之死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申三四10)

【每日鑰字】

第三十四章記載四件事,就是:

  1. 1.  摩西登尼波山
  2. 2.  摩西死時光景
  3. 3.  摩西死後的情形
  4. 4.  神對摩西之評價

本章替律法書(摩西五經)劃下句號,也為後面的《約書亞記》作了鋪陳;其中記載摩西的去世,以及約書亞的接任。

「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 ── 「認識」希伯來文 עוּר,這個字音譯是 `uwr;其字意為「激動」,「惹動」。今日鑰節是對摩西生平的評價與總結。除了基督之外(來三1~6),摩西被稱為以色列最偉大的先知,並且影響了以色列以後各時代的歷史。神藉著他行過不少的神蹟奇事,是無一後起的先知能及。然而他屬靈的特質在於,他是與神有親密的交往,是惟一能與神面對面談話的人(出三三11;民十二8)。我們敬虔生活能力的秘訣就是,每天花時間活神在面前,不斷的与祂有更新的交通。今天神的工人,也需去追求這樣的屬靈素質,才能在教會中盡心竭力地事奉神,服事人。願我們如同摩西一樣,一生跟隨主,一生服事主,一生活在主面前。

此外,摩西一生後四十年為神所用,《申命記》誠然是他的遺囑。我們從中看出他是抱著何等的熱愛和忠誠,向以色列人諄諄勸導,足以警惕、感動人心,激勵心志,堅固信心。他自己雖不能入迦南,但是在神面前,他順服到底,毫無怨言。他不求自己好處,只求以色列人好處,為他們的緣故,勉勵約書亞,剛強壯膽,繼續率領以色列人進迦南。雖然有些以色列人曾反對過摩西,但是他離世前,仍然為他們祝福,祝福的語言懇切,真是感人肺腑,動人心腸。他所寫的最後一卷書,像一位年老的慈父對他心愛的兒孫臨別贈言。一位聖徒說的好,「從沒見摩西像在《申命記》中表現的那麼尊貴、壯麗。他生命最後的一頁是寫得這樣華美、浩瀚。一種靜靜的真誠,至情至性的說服力,對真神的尊敬虔誠,其動機的純一不雜,目的之大我無私,叫人不得不肅然聆聽。」

【每日一問】
本章記講述摩西之死,而神親自埋葬他,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1. 1.  摩西遠眺迦南 ── 摩西上到毗斯迦山頂,而神讓他親眼目睹應許之地,如今應許終於實現了。
  2. 2.  摩西死時生命的光景 ── 摩西看見應許地之後,便在尼波山死了,神就將他埋葬在摩押地。他離世時,已一百二十歲,但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
  3. 3.  摩西死後的情形 ── 以色列人為摩西哀哭三十日,約書亞就接任了領袖之職。
  4. 4.  摩西蒙神肯定 ── 本書結尾詳述摩西為偉大的先知、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人、神的發言人、行出許多神蹟奇事者。

本章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是毗斯跡山頂的高度與榮耀,證明了摩西人生的高度與榮耀。摩西站在毗斯迦山頂的時候,內心正經歷著最大的失望和最大的得勝。失望是他一生事奉神,結果只能看,卻無法進入那應許之地;得勝是因為神親自將他埋葬,確定他一生的服事沒有白費;之後他預嘗了將來的榮耀,在變化山上與耶穌基督說話(太十七3)。

【每日金句】

「讓我們好好思想摩西的一生及其為人,從中汲取教訓,認識學習,以便將來有一天,我們也成為主合用的器皿,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 邁爾

【每日默想】

  1. 1.  摩西一百二十年的歲月,磨不盡信心英雄的氣度;隱秘之地,埋不掉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僕人。
  2. 2.  讀完《申命記》,這本書對們我有什麼啟發、提醒呢?《申命記》有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重述神所曾說過的話。神這樣重覆的宣告,目的是其麼呢?祂要我們明白祂的心意是什麼呢?《約伯記》三十三14:「神說一次、兩次,世人卻不理會。」又者,《詩篇》六十二11:「 神說了一次、兩次,我都聽見,就是能力都屬乎神。」當我們讀完《申命記》神的話語時,我們是否不理會呢?還是聽見,並且加以應用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