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重述十誡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摩西將以色列眾人召了來,對他們說:『以色列人哪,我今日曉諭你們的律例典章,你們要聽,可以學習,謹守遵行。耶和華我們的神在何烈山與我們立約。』」(申五1~2)

「惟願他們存這樣的心敬畏我,常遵守我的一切誡命,使他們和他們的子孫永遠得福。」(申五29)

「所以,你們要照耶和華你們神所吩咐的謹守遵行,不可偏離左右。」(申五32)

【每日鑰字】

《申命記》第五章記載三件事,就是:

  1. 1.  重申十誡意義
  2. 2.  百姓對約的反應
  3. 3.  耶和華的回答

本章至十一章是摩西第二篇談話中關於律法的基本原則。

  1. 1.  「立約」 ── 「約」希伯來文 בְּרִית,這個字音譯是 beriyth;其字意為「契約」,「結盟」,「保證」。今日鑰節指出昔日神在何烈山與百姓所立的約(出十九5~6),不僅是為出埃及的一代人所立的,也是為新的一代人所立的,並涉及他們的子孫後代。神的話更是針對以後世世代代的人所說的。這裡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是摩西對已經與神立了約的以色列人,有四個吩咐 ── 「聽」、「學」、「守」、「行」。這四個吩咐也是對所有屬神、信從祂之人,建立與神關係的要素。因此,本書不單是誡命,也是教材,幫助我們聆聽、領受和吸收從神來的啟示;並且學習謹守、遵行祂「立約」中的精髓意義 ── 愛神,並愛人如己。
  2. 2.  「子孫永遠得福」 ── 「得福」希伯來文 יָטַב,這個字音譯是 yatab;其字意為「降福」,「喜悅」,「美好」。神告訴摩西,祂惟願以色列人存這樣的心,敬畏祂、順服祂,遵守祂的誡命,好叫祂可以豐豐富富地祝福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孫。

    【蒙福的家族】
    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1703~1758)是十八世紀清教徒神學家與佈道家新英格蘭著名的奮興家,也是該世紀美國大覺醒運動領導者。他是敬畏神的人。有學者調查研究愛德華滋夫婦的後代,發現許多傑出人物與他們有關。他的後代約有1304人,情況如下:一位第一夫人;一位出任美國副總統;好幾位大學校長和教授;186位牧師;86位參議員;3位眾議員;30位法官;還有不計其數在教會中熱心服事的聖徒,沒有人犯過法。所以,一個敬畏神的人,不但自己蒙福,而且也將祝福帶給家庭。因為存心敬畏神是一切蒙福的基礎。

  3. 3.  「不可偏離左右」 ── 「偏離」希伯來文 סוּר,這個字音譯是 cuwr;其字意為「轉變方向」。這節是本書的重要詞句之一,要求他們要將所學到、所明白的,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十誡前四條誡命說明人與神的關係,後六條是講述人與人的關係。接著,頒佈律法後,以色列民表示願意遵行律法,神也悅納他們的回應。這些誡命是約的基本要求的全面摘要,對所有神的兒女繼續有效,完全適用。在現今崇尚個人主義的洪流下,整個社會價值觀、道德觀崩潰。然而可幸的是,信靠神及愛人的原則仍然適用於每一個基督徒。

【每日一問】
本章7~21節是我們十分熟悉的十誡,與《出埃及記》第二十章2~17節有什麼分別?

當然,十誡本質並沒有差別。《申命記》並非將《出埃及記》十誡的內容一字不差地複述一遍,卻是解釋這些誡命,並呼籲新一代的以色列人要遵守。簡言之,《出埃及記》述說神的誡命;《申命記》則重述及引申。比如安息日是《出埃及記》最長的一條誡命;《申命記》說到因神的救贖,人要順服神所吩咐的。

【每日金句】

「凡愛祂的人都看祂每一句話為寶貴。每一句法度、律例、典章,簡言之,祂全部的律法都愛戴、尊敬、順從,因為裡頭有祂的名和權柄。」 ── 麥敬道

【每日默想】

思想十誡裡人對神和對別人的責任。

  1. 1.  神與以色列人所立之約對我們有何意義呢?我們是否按照神的旨意生活呢?我們是否又願以本書律法、規條為自己行事為人的規範呢?
  2. 2.  我們是否將自己的生活再次放在十誡之下被察驗?我們對這法則是心甘情願的領受,抑或只是出於無奈與勉強忍受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