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回顧往事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以下所記的是摩西在約但河東的曠野、疏弗對面的亞拉巴,就是巴蘭、陀弗、拉班、哈洗錄、底撒哈中間向以色列眾人所說的話。從何烈山經過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亞有十一天的路程。」(申一1~2)

【每日鑰字】

《申命記》第一章摩西回顧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的事蹟,他們從何烈山(即西奈山)經過西珥山至加低斯巴尼亞。本書第一~四章是摩西靠近應許地的第一次講話。神透過摩西首次向以色列人發言,重溫神曾為以色列人所做的大事,勉勵他們不可忘恩;藉著回顧過去的失敗,提醒他們不可重蹈覆轍。

「十一天的路程」 ── 「路程」希伯來文是 דֶּרֶךְ,這個字音譯是 derek;其字意為「旅程」,「道路」。這裡說,以色列人從何烈山經過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亞,只須「十一天的路程」!但現在三十八年已過,以色列人才準備進入應許地。可見,他們從何烈山一直繞圈子,沒有起頭,也沒有終結,到末了回到原來的地方。這三十八年的光陰枉費了,不是由於他們與應許之地距離太遠,而是他們為不信服神的話所付出何等巨大的代價。以色列人的經歷也是許多基督徒的經歷。我們的不信和不順服,使我們在屬靈的長進上緩慢,並且在學習屬靈的事上,也反復走了不少的回頭路,真不知了枉費多少的年日。但是請記得,以色列人最後在出埃及以後第四十一年的正月,進入了應許之地。

威特(Daniel Whittle)寫了一首「我真不知神的奇恩」(聖徒詩歌431首)的詩歌,說出我們信主之後,到主二次再來以前,可能遭遇許多艱難、痛苦,本身也會有許多軟弱、失敗。但是我們可以放心,因為知道我們「所信的是誰」

我真不知神的奇恩為何臨到我身;
我也不知不堪如我,救來有何足多。
(副)
惟知道我所信的是誰,
並且也深信祂實在是能;
保守我所信託祂的,
都全備直到那日!

摩西追溯以色列人走了三十八年的「十一天的路程」。摩西回顧了三十八前以色列人在加低斯巴尼亞的失敗。因他們頑梗不信,甚至以為耶和華恨他們,要把他們交付亞摩利人。結果,那一代的人,除了迦勒和約書亞,都不能進美地。然後,摩西指出神是如何帶領他們在曠野中行走:

  1. 1.  在他們前面帶領他們,為他們爭戰。
  2. 2.  撫養他們,如同人撫養兒子一般,使他們沒有缺乏。
  3. 3.  為他們尋找居住之處。
  4. 4.  雲柱和火柱的帶領。

摩西藉此回顧,教導、勸戒、勉勵那新起的一代,記念神奇妙的恩典和大能的作為,並絕對地順服祂的律例、典章,這樣才可以在那應許之地能得著基業,過豐盛蒙福的生活。

【每日一問】
本章摩西回顧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的簡要歷史,有何意義?

《申命記》是摩西五經的末一卷,為摩西去世前數十天中「所說的話」的記錄。摩西在本章「所說的話」乃是本書的前言,包括了「所說的話」的地方和歷史背景,以及是向誰說的。之後,他明確地重述或闡明神在《出埃及記》、《利未記》和《民數記》所賜給以色列人的律法。摩西說話的對象不再是出埃及的第一代,因他們已經倒斃曠野。現在是第二代的百姓,他們才是將要進入應許之地,承受地業的一群人。

這裡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是這些「所說的話」,乃是摩西將神的吩咐再重複及申明一遍。因此,本書是神誡命之重申,是對新的一代以色列人重新傳遞並解釋律法的精意。在聖經的頭五卷中,有五百餘次提到「神說」和「主說」。本卷書是摩西五經中最多被新約直接或間接引用的(超過80次)。願我們也注重本書神所說的話。此外,願教會中為父為母者,像摩西一樣,將親眼所見神的作為,傳給後代,使他們也一心一意地跟隨神,並以敬畏事奉的心過每一天的生活。

【每日金句】

「願以色列人的失敗,曠廢年日,作為我們行天路的警戒。」 ── 於中旻

【每日默想】

神藉著摩西向新生的一代重新傳遞神的應許,並回顧以色列人的歷史。我們今日是否也需要聽見神不斷的提醒呢?當我們回顧人生不同的階段,是否覺察神在我們身上的帶領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