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猶大愛父護弟之情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現在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上去。」(創四十四33)

【每日鑰字】

《創世記》第四十四章說出猶大真摯感人的求情,是基於對父親的關切,而願意代替便雅憫,終生為奴。

「容僕人住下」「住下」希伯來文是 יָשַׁב,這個字音譯是 yashab;其字意為「留下」、「居住」。「僕人」希伯來文是 עֶבֶד,這個字音譯是 shakol;其字意為「奴隸」、「最卑賤的僕人」。猶大的生命有了改變;他以前提議要把約瑟賣為奴僕(創三七27);現在竟甘願代替便雅憫,作約瑟的奴僕,好使便雅憫得以回到父親那裡。在約瑟的責問下,猶大挺身而出代表兄弟們向約瑟求情:

  1. 1. 他為父作見證,如何愛這個小兒子便雅憫。他們的關係是何等的親密,只有死能叫他們分離。
  2. 2. 他說出父親不只愛便雅憫,也同樣愛約瑟,雖沒有看見他,卻一直想念他。
  3. 3. 他愛父親,也愛弟兄,甘願替弟弟便雅憫擔罪,作奴僕。

在這裡,猶大顯示了高貴的情操:

  1. 1.  他信守對父親所作的承諾
  2. 2.  他有弟兄相愛的情懷
  3. 3.  他體恤老父親的心境

此外,從第四十四章18~34節,猶大的愛父護弟之情,說出他和從前判若兩人:

  1. 1.  不再自私,而關心別人
  2. 2.  不再驕傲,連連稱呼「我主」
  3. 3.  不再悖逆,體恤老父的心懷
  4. 4.  不再背信,甘心履行承諾
  5. 5.  不再自愛,甘願代替別人作奴僕

猶大其愛父護弟之情,溢於言表,難怪令約瑟隱忍不住,流露真情,而終於與眾兄弟泣擁相認。

【每日一問】
約瑟用計扣留便雅憫,到底他有什麼目的?他的哥哥們又如何反應?

第四十四章戲劇化地記載了約瑟用計扣留便雅憫,因他要試驗哥哥們是怎樣彼此相待。約瑟吩咐僕人把糧食、銀子裝滿他們的口袋,而且把銀杯裝在便雅憫的口袋裡。然後吩咐僕人去追趕他們,指控他們偷了約瑟用的銀盃,結果在便雅憫口袋中搜出銀杯。他們都一致撕裂衣服,陪同便雅憫回城了,願意一起承擔問題。而約瑟只要便雅憫留作奴僕。究竟約瑟這種行動背後有何目的呢?威廉斯說:「他悉心策劃,先後扣留流便和便雅憫,是要知道他的眾兄是否仍然對被擄手足的呼喊聲,和經歷喪子之痛的父親的眼淚不聞不問。他妙絕的計畫成功了,他故裝時而嚴苛,時而仁慈,叫眾兄不安;他的良善引導他們認罪悔改。」

於是,猶大挺身而出,要求讓他頂替便雅憫作奴僕,並訴說小兄弟的安危與老父的性命攸關。由於約瑟情詞迫切的祈求,讓約瑟情不自禁地放聲大哭(創四十五1~2),而終於解開兄弟們曾經害他的心結。有人說的好,「原來神從未放棄祂所揀選的人,祂用祂的時間和方法扭轉每一個家庭的困局,化解每個家庭的仇與愁,為的是使家庭得復和。只有神才能解開我們不能解開的心結。」

【每日金句】

「猶大基於對父親的關切,發出真摯感人的請求。他願意為他兄弟便雅憫得著自由,自己終生為奴。不論他此後有過多少失敗,此一真正高貴的品性,卻永遠連在「猶大」的名字上。並且由此我們能聯想到一件很有興趣的事,那就是此後,猶大支派和便雅憫支派比其他支派,更忠誠服事耶和華。當以色列遍地荒涼的時候,他們仍然保守忠誠。」 ── 摩根

【每日默想】

  1. 1.  猶大的愛父護弟之情,而願替便雅憫擔罪。馬丁路德曾說過,「倘若他能以猶大對約瑟那樣的祈求,而對神祈求的話,他願意捨去一切。」我們是否願為父神愛的,就是我們的弟兄,甘願作出重大的犧牲呢?
  2. 2.  我們是否願像猶大一樣,從錯誤中學教訓,在愛中成長,得以會愛人、會捨己、不自私,替別人著想,而使周圍的人因我們蒙福呢?
  3. 3.  我們是否願像約瑟一樣,讓神解開我們與人的心結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