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親愛的兄弟

〔下午茶〕

11/03 親愛的兄弟

【每日一句】

「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門16~17)

【每日一詞】

今日鑰節提到「親愛的兄弟。」《腓利門書》講到神超越一切的愛,能使一個「奴僕」變為「弟兄」。保羅寫本書的動機,是因阿尼西母在主裡成為「親愛的兄弟」。因此,他懇求腓利門能夠接納阿尼西母。正如腓利門因為保羅,而接納阿尼西母;神也因為基督我們所做的,而接納我們。此外,阿尼西母被保羅稱呼為「我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10節)、「我心上的人」(12節)、「親愛的兄弟」(16節) 、「親愛忠心的兄弟」(西四9),對於一個奴隸,這是何等不配的稱呼,但因著基督的愛,使這一切都變為可能。腓利門在收到保羅的信以後,不但饒恕了阿尼西母,並且接納阿尼西母如同在基督裡「親愛的兄弟」,也不再待阿尼西母如同奴僕。

此外,《腓利門書》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藉著從保羅為腓利門的感恩與禱告,感受聖徒之間的交通和友愛;並且從保羅為阿尼西母的求情,體會肢體之間的那份捨己、接納的愛,這愛能勾消彼此間一切的虧欠,並超越人間所有的區別。本書揭示了三個事實︰

  1. 1.  神主宰的安排 ── 三個不同軌跡的人生,竟交織出十架的寬恕之情。阿尼西母從腓利門那裡逃到羅馬(直線距離超過一千哩),卻偏偏遇見了保羅!阿尼西母的經歷對我們是一個何等的鼓勵。這封信提醒我們,沒有人不能得救。永遠都不要放棄任何人。親愛的,我們有沒有為我們的阿尼西母禱告呢?
  2. 2.  基督的生命 ── 再大的罪人都可以因為基督的緣故,生命發生了改變。注意11節中的「從前」和「如今」,是一個鮮明的對比。未信主之前的阿尼西母,是與人無益的人。但福音介入了阿尼西母的人生,基督的救恩改變了他的生命,使一個「沒有益處」的人,變成別人的「益處」。有基督在心中作主的人,不論以往怎樣敗壞,現今卻都能成為人的益處。親愛的,我們是否降服在基督的恩典中,成為眾人的益處呢?
  3. 3.  弟兄的關係 ── 本卷書信處理了奴隸制度下的弟兄關係,在一個新創造中的平等地位(林前一26~30)。按照羅馬法律,阿尼西母是該死的,但因為保羅的代求、主人腓利門的接納,他重獲自由,成為神的家人。這是主的大能和大愛,使一個「奴隸」成為「弟兄」。在此,保羅沒有譴責,也沒有寬容奴隸制度,卻以基督改變其中的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雖有許多障礙,但因為基督在十字架的工作,無論人原來的社會地位、性別、種族、性格等等,都成了基督身體的一部分,與其他的肢體平等。並且因為基督在個人心中所作的改變,使信主的主僕,即使在當時邪惡的奴隸制度下,仍以弟兄相待,因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弟兄(太二三8)。親愛的,我們在教會中是否以愛的行動,實踐彼此饒恕、彼此接納,彼此相愛、彼此包容呢?

【阿尼西母的下文】

約在第一世紀轉入第二世紀之間,殉道者中有一位偉大的教父伊格那丟(Ignatius);他由安提阿被押往羅馬受刑。他在旅途中曾分別寫信給小亞西亞諸教會 ── 其中有些至今仍然存留。他停在士每拿的時候,寫信給以弗所教會。他在第一章寫許多關於他們的一位頗具美名的監督。那麼,這位監督是誰呢?他就是阿尼西母;伊格那丟像保羅一模一樣,在信中用了雙關的諧語 ── 他是名實相符的阿尼西母(有益的人);而他的本性也是,因他對基督有用。一個逃跑的奴隸,經過一段年日,成了教會中受人尊敬的監督。雖然簡短並屬於私人性質,很可能由於他堅持要將這封信列入書信彙集。阿尼西母用這封信告訴世人他曾是逃跑的奴隸,而他得以保全生命要感激耶穌基督和保羅。

【每日一歌】弟兄和睦同居

點此詩歌網址

弟兄和睦同居,何等美善!
像油從亞倫頭,流到衣衫,
又像露從黑門,降在錫安;
在此有生命福,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