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羅尼迦後書》綜覽 ── 準確地認識主的再來和主的日子

【主要內容】
 《帖撒羅尼迦後書》啟示了主再來顯現的大能和祂同在的榮光,是關乎祂的再來是聖徒的榮耀,又是世界的審判;以及澄清有關人對於主再來的誤解而驚慌和懈怠,並且該耐心地等候與正常地作工的態度和生活。

【主要事實】

保羅精心編寫本書,藉以特別強調:

  1. 1.  基督再來之前必會發生的事,而特別補充說明主再來前有離道反教之事,並且在末日敵基督要受審判;以及糾正人對於主再來的誤解和平衡等候主再來的態度和生活。
  2. 2.  主再來顯現的大能和祂同在的榮光,是關乎祂的再來是聖徒的榮耀,又是世界的審判;以及闡明有關:
    1. (1) 基督再來是我們在患難中得安慰的因素(帖後一)
    2. (2) 基督再來是我們在真理上站穩的動機(帖後二)
    3. (3) 基督再來是我們在行事為人上守規矩的動力(帖後三)

【主要作者】── 保羅

【本書重要性】

一、《帖撒羅尼迦後書》為專論工作与等候的書卷,勸勉我們在等候主的再臨時,應一邊工作,一邊等候。這卷書信十分有層次的論到末日中「主的顯現」,而我們應該:

  1. 1.  期待主再來 ── 在苦難中,因有盼望,仍存忍耐和信心(帖後一)
  2. 2.  等候主再來 ── 在誘惑中,憑神的愛得堅固,因信站穩(帖後二)
  3. 3.  預備主再來 ── 在教會中,愛裡彼此代求、策勵(帖後三)

如果我們能仔細查讀本書,就能準確地認識主的再來和主的日子,並且有正常的等候主再來的態度和生活。因此,任何人若想要知道主再來的時間,方式和光景,並且在這等候主回來的期間,我們的態度和應該做什麼,就必須讀本書。

二、基督徒對於主的再來應當有正確的認識、態度與準備工夫。主耶穌設立主的桌子,要我們擘餅喝杯記念祂,用意是提醒我們等候主再來(林前十一26)。保羅說我們若沒有主再來時復活與主同在的盼望,而「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9)。有關主的再來,《帖撒羅尼迦前書》是講主再臨隱密的一段,有關先提接聖徒(帖前四17),然後與祂的眾聖徒降臨;而《帖撒羅尼迦後書》則論到主再臨公開的一段,主要是有關審判不信的人(帖後一7~9)和大罪人(即不法的人)(帖後二3)。因此,任何人若想要準確地認識「主耶穌基督降臨」與「主的日子」之關係,就必須讀本書。


 正如在第一封信一樣,使徒保羅並不立即致力於解決犯錯之處,卻按部就班的,從各方面預備聖徒的心,從而使他們抓緊真理,並摒棄那些曾經揭露出來的錯處。這就是神的恩典和智慧的方法,校正他們的心,並不是純粹指出要對付的錯處和邪惡。 ── 凱理(W. Kelly)

 即使與寫前書相距的時間很近,這裡仍然有三個重要的原因寫另一封書信。那時聖徒正受逼害,都需要鼓勵(一章)。他們被人誤導,認為主的日子已經到了,他們實在需要得到正確的開導(二章)。又有些人因為主再來的緣故而怠惰不作工,他們是需要被糾正的(三章)。 ── 馬唐納

 我們究竟期望什麼呢?我們是期望那天會面對面見主,那是個大喜樂的日子。我們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但有一天我們會面對面見祂,那會是何等大的喜樂啊!那一天,我們都要聚集在祂面前,都成為聖潔,無可責備地顯在祂面前;我們的工作將要得獎賞,那是何等榮耀的日子。 ── 江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