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默想 ── 讚美的禱告
【主要內容】
本書乃是採集和分類不同的詩人由內心深處所發抒的讚美、感謝、祈求、嘆息和悔改等,逐一向神傾吐陳明的《詩篇》(希伯來原文是歌曲的意思);其目的乃是鼓勵人藉著唱詩來親近神,讚美神和敬拜神。
《詩篇》乃為可讀可唱之讚美詩,分作五卷,除第五卷外,每卷末是頌詞,其分配:卷一(1~41篇),卷二(42~72篇),卷三(73~89篇),卷四(90~106篇),卷五(107~150篇)。
有聖經學者將《詩篇》五卷的內容與摩西五經作比較:
詩篇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篇數 | 1~41篇 計41 | 42~72篇 計31 | 73~89篇 計17 | 90~106篇 計17 | 107~150篇 計44 |
要義 | 人的福樂在於遵命 | 聖民在苦難中蒙拯救 | 聖民在聖所中蒙福 | 從曠野到安息 | 神的話及讚美 |
五經 要義 | 創世記:神對人所定的法則 | 出埃及記:神選民受虐呼求蒙拯救 | 利未記:以色列人如何在聖所中事奉 | 民數記: 由曠野到迦南 | 申命記:重申律法之精要及歌頌 |
詩篇 | 卷一 |
篇數 | 1~41篇(計41) |
要義 | 人的福樂在於遵命 |
五經 | 創世記:神對人所定的法則 |
詩篇 | 卷二 |
篇數 | 42~72篇(計31) |
要義 | 聖民在苦難中蒙拯救 |
五經 | 出埃及記:神選民受虐呼求蒙拯救 |
詩篇 | 卷三 |
篇數 | 73~89篇(計17) |
要義 | 聖民在聖所中蒙福 |
五經 | 利未記:以色列人如何在聖所中事奉 |
詩篇 | 卷四 |
篇數 | 90~106篇(計17) |
要義 | 從曠野到安息 |
五經 | 民數記:由曠野到迦南 |
詩篇 | 卷五 |
篇數 | 107~150篇(計44) |
要義 | 神的話及讚美 |
五經 | 申命記:重申律法之精要及歌頌 |
【主要事實】
人藉著禱告、傾吐、默想、安息、讚美……等與神交通,而成為愛神、願意為祂而活的人。
【主要作者】
大衛為主(73篇),亞薩(12篇),可拉的後裔(10篇),所羅門(2篇),希幔(1篇),以探(1篇),摩西(1篇),及數位不詳姓名作者(50篇)。
【默想】
讀完《詩篇》,我們看見全卷《詩篇》以人有福為起頭,以讚美神為結束。本篇書(卷五)我們看到詩人在各種環境裡(尤其是在困難中),與神相交、祈禱的經歷和感受,並在其中對神各方面的認識和體驗,因而對祂發出歌頌和讚美。詩人有時發表這些詩歌,乃是作為神子民在會中敬拜之用,可因而挑旺他們對神和祂聖殿之渴慕。願我們亦藉著《詩篇》,叫我們心靈歌唱,好使我們作個唱詩人,一生讚美、榮耀神。
它卷聖經是神對人說話,此卷是人對神說話,為靈修用,世界沒有別的書可比擬。」 ── 史考基
這卷《詩篇》是魂裡每一部份的解剖,因為無論什麼人,他裡面具有的任何感覺,《詩篇》能像鏡子一般,將其返照出來。搖盪人心的憂傷、苦惱、恐懼、疑惑、冀盼、痛苦和困擾,都在本書裏逼真地描寫出來。 ── 約翰加爾文
聖靈在《詩篇》表示人心的各種情感,如憂愁、痛苦、懼怕、疑惑、希望、顧慮、煩惱,各種各樣的風波、激浪,能興起於人心者皆應驗,而安慰指示道路。 ── 芬得利
《詩篇》中對神的讚美是多麼的豐富!那狂喜的心靈,把神的創造、保守和救贖,全都彈奏出來了;天與地、海洋與穹蒼、有生命之物與無生命之物,都被喚醒來讚美耶和華。 ── 史廓治
聖經每一篇都滿了神恩惠的香氣,但沒有如詩篇那樣清雅芬芳的;歷史啟迪我們,律法教導我們,預言則宣告,責備,管教;道德綱紀是循循善誘;而《詩篇》呢?它是包羅一切,它確是人得救之良藥。 ── 波羅修(Ambrose)
詩篇是心靈的音樂,它有時傷心悲哀,有時喜樂歡呼,幽暗而痛苦,有時平靜而快樂。大衛心靈的音樂,由聖靈保存下來了。我們聽了這音樂,會受到鼓舞去親近神。 ── 佚名
【詩篇的重要性】
一、自《詩篇》成書以來,無論是舊約、還是新約時代,在神的子民屬靈生命和生活中佔了極重要的地位;也在教會各種聚會中,被用來作歌唱、讚美、敬拜之用的詩歌。其次,當我們打開本書時,就好像打開了自主前一千年至今,歷世歷代的聖徒,在神面前與神相交、禱告、申訴、悲傷、痛悔、交托的經歷;以及他們在神所量之環境中,感受了神的帶領、管教、安慰等,而叫他們更多地認識神,然後從心靈裡發出了讚美。這就是為什麼那些詩人的經歷足以感人之心,動人之情;他們內心獨白更鼓勵我們要經常向神禱告、讚美、敬拜,而在祂裏面得享安息。有人說得好,「這個深不可測之寶藏,這個千古以來均是信徒所珍重、所寶貝的屬靈財產,誰能知道它的深度和寬度?願頌贊與感謝都給予神。」因此,任何人若想要學習如何藉著讚美、禱告、傾吐、默想与神有親蜜的交通,而進入與神完全聯合的經歷,就必須讀本書。
二、《詩篇》概括了下面各時期:創造、列祖、律法、列王、被擄及歸回,其內容論到神的創造、救贖,赦免,律法,恩典等;以及人類的被造、失敗,墮落,犯罪,得救,潔淨等,讀之會使我們認識神的聖潔,慈愛,偉大,威嚴,榮耀、權能、智慧;以及感覺自己的污穢不潔,因而在深深的降卑中,向神呼求,和向神認罪悔改,並且向神傾倒出對神的深愛和信心。因此,當我們誦讀本書時,自然就被會吸引去親近神、愛神,而進入與神更親密和更深入的關係。
三、《詩篇》一共有一百五十篇,其中主要的是大衛的經歷。在本書中,大衛具名寫的詩共有七十三篇,不具名寫的詩也有不少,反映了他一生中經歷大事後的心境,更襯托出大衛對神和自己認識的增進。十九世紀,司布真為《詩篇》作註解,共七大卷,每卷數百頁,稱它為「大衛寶藏」。此外,新約中引用舊約的話大約有二百八十三次,而其中一百十六次便是引用《詩篇》的話,主耶穌在地上時就多次引用《詩篇》的話。因此,足見其內容豐富,如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四、《詩篇》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其中論到基督的預言(路二四44),故又被稱之為彌賽亞《詩篇》,其中預言到祂的神格、受膏、工作、受難、复活、再臨、國度等,使我們對於基督有正確的啟示,例如第二十二篇描繪祂怎樣在十字架上被釘死。因此,我們仔細研讀本書時,加以默想,瞭解其中所指的是基督,就能明白此書論及基督的寶貴之處了。
詩篇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