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書》默想 ── 虛空的虛空

【主要內容】
 所羅門在神的靈的感動下,回顧他往時遠離神追得世界後的失望和不滿足,在其生命中種種消極和厭世的見解。故他得到一個結論:趁早、趁著年幼,記念神、敬畏神乃人生蒙福之路。

【主要事實】

  1. 1.  所羅門個人的經驗(一~二章)
  2. 2.  所羅門觀察的結果(三~五章)
  3. 3.  所羅門實際的勸告(六~八章)
  4. 4.  所羅門回顧及結論(九~十二章)

【主要作者】── 所羅門

【本書重要性】

  1. 一、《傳道書》是所羅門在失敗時的心路歷程,他的經歷不是要人去效法、追求、擁有;他的思想也不是要人好像教訓那樣全盤接受。相反地,他透過他的觀察與經驗,道出日光之下一切皆空。因此,他勸勉讀者,尤其是年青人要面對那按公義審判和主宰一切的神(十一9,10),要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因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十二13),這也是《傳道書》的結論。因此,任何人若想要知道如何建立以神為中心的人生觀,而不必蹈所羅門離棄神、背叛神的痛苦經歷,就必須讀本書。

  2. 二、《傳道書》在聖經中是必要的,因為它使人知道沒有神的人生是空虛的,沒有意義的,令人絕望的。儘管世上的人都在尋尋覓覓,追求美好的人、事、物,但到頭來卻發現美夢成空,即使得著了,卻仍不能快樂與滿足,反覺更痛苦、更虛空。此外,「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太十六26)。無論人如何努力,但世事難測,若是賠上自己的生命,他所擁有的一切財富都毫無價值和他一切的成就也都毫無意義,結果全是空虛的。人唯一的出路是尋求獨一的真神,因為惟有祂能治愈我們心靈的空虛,惟有祂的愛能填補我們人生所有的虛空。因此,任何人若想要脫離「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的無奈人生,而開始擁有使人滿意、充實、有目的、又有意義的人生,就必須讀本書。

【默想】
 讀完《傳道書》,讓我們明白無神的人生,一切的勞碌與享受,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屬神的人應當好好利用神所賜給的每一天,每一個機會,記念神、敬畏神,展現出生命的價值。這本書對我們在日光之下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有什麽提醒呢?


  • 《傳道書》是一卷安慰的書。如果你能在這卷書中找到安慰,那麼你已摸著了這卷書的精意 ── 馬丁路德

  • 《傳道書》是作者受聖靈感動而寫的,它代表一個人若忘記了神的失敗和悲觀論。他凡事只看見日光之下的勞苦,而不知道日光之上的,才是重要的。你若要知道一個最聰明,最有學問,同時也是最有地位的人可以落到什麼地步,就應看本書作者的自述 ── 一個把神拚諸門外的人的結局。 ── 摩根

  • 我不知道有什麼比得上傳道書中那種對人生極大的痛苦和快樂鍥而不捨的探究精神,對成功和失敗的看法,以及那種憂傷的高尚情操。再沒有任何詩歌可媲美《傳道書》所給予人在屬靈上的啟發。 ── 史德曼

  • 在《箴言》中,生命的開端是敬畏主;在《傳道書》中,生命結束於敬畏主。敬畏主不僅規範我們在地上的腳步與行事,更且指引我們的心向天而去。」 ── 江守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