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默想 ── 大衛作王得勝、失敗、和恢復的事蹟
【主要內容】
大衛作王四十年的記錄和神如何眷顧、憐憫、訓練、擊打、管教他,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君王,真正的領袖,並且是一個「合神心意的人」。
【主要事實】
大衛作王的得勝、失敗、苦難和恢復。
【主要人物】
大衛,還包括其他人物約押、拔示巴、拿單、押沙龍、米非波設……等。
【本書重要性】
一、《撒母耳記下》在舊約歷史中是一本感人的傳記,其地位相當重要。本書記載大衛一生得勝、失敗、苦難和復興的經歷,我們可從中得到許多重要而且寶貴的教訓、安慰和幫助。縱觀大衛的生平,其中最感動我們的,就是他轉敗為勝的經過。因此,任何人若想要明白神在人身上作工的心意和法則,並了解大衛是如何成為一個「合神心意的人」,就必須讀本書。
二、《撒母耳記下》使我們認識:
- 1. 神的公義必須追討罪(民三二23),因為神的寶座是立在公義的根基上。掃羅的陣亡和亞瑪力少年的被殺(撒下一10,16);押尼珥的被殺(撒下三7,27);大衛犯罪以後,家庭里的凶殺、兒子叛變、臣仆作亂(撒下十二10~15);國內三年的飢荒(撒下二一),民間三天的瘟疫(撒下二四)。這些都是說明公義的神不能容忍罪,必須追討。
- 2. 神有恩典和慈愛(詩三十5),只要人真心悔改之後,仍能得到洁淨和赦免;當然應得的刑罰是不能免去的(撒下十二13)。
因此,任何人若想要明白神公義的審判中仍有憐憫和恩典,就必須讀本書。
三、大衛(意親愛的)是基督的預表,如牧者(撒下五2;撒上十七34~35;約十11~15),受膏的君王(撒下二4,五3;路一33;徒四26~27),得勝的主(撒下五7,10;林前十五57;約十六33),再者大衛的國度,亦為基督國度之預表(撒下七13,16;路一32,33;西一13)。因此,任何人若想要明白有一位比大衛更大,就是我們的主耶穌;而領會祂是大衛的後裔,又是大衛的主(太二二45) ,就必須讀本書。
大衛王是這卷書的大人物。當他行在主的光中,就是彌賽亞王豐富的預表。本書上半部記錄大衛的勝利,還有他的信心生活和所遇到的衝突;下半部記載他因榮華富貴而被引誘離開正路,打開了自大自為的大門,結果招致失敗。 ── 威廉斯
本書記載大衛王時代的歷史:大衛的成功,以色列的興盛,屬靈的恢復,以及大衛犯罪所引起的家庭悲劇及國家災難。這些記載,一方面給我們作為生活模範,另一方面給我們引為前車之鑒。 ── 馬太亨利
彌賽亞國度的理念首次在大衛建立的王國裡具體化;撇開他犯的罪不談,大衛自己就是那位將要到來的彌賽亞的光輝預表。大衛的言談,在歷史和詩篇裡,我們都可以看到:神在基督裡對祂位格和計畫的啟示,有很大的發展。 ── 史考基
我們要以大衛一生事蹟來衡量,不能以點蓋全。 ── 巴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