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2025 讀經計劃

圖片
親愛的弟兄姐妹: 2024年,我做了心臟開心手術,但主動脈瘤問題仍沒有解決。之後,有段時間身體狀況不佳,常感力不從心,且因注意力無法集中,而有停筆念想。向主禱告時,得主話的激勵 ── 「盡力作手可作的(或找到可作的直譯, Whatever your hand finds to do, do it with all your might),凡是你手可作的,都當盡力去作。」(傳九20) 前陣子,二至三天才能完成一天的量,謝謝大家的代禱與扶持,並且靠主的恩典,現在已經恢復正常的水平。 2025年,我們推出的讀經計畫,內容如下: 新約鑰字 學習新約聖經的關鍵詞,尤其是它們的希臘語原文,有很多好處: 深入的理解: 掌握關鍵詞的原意可以增強對聖經概念和主題的理解。 提高準確性: 研讀關鍵詞有助於避免誤解,並確保對聖經真理的準確。 屬靈洞察力: 探索聖經語言的細微差別可以帶來新的屬靈洞察力和與神更深的聯接。 融入查經中: 將關鍵詞的理解應用到生活中。 與他人分享: 與聖徒和同工討論並分享見解。 ▶ 網頁鏈結 聖經三年二約走一回 重複2018~2020年的讀經計劃。盼望平均每天讀一章的聖經,而有些書卷較短,所以有時一天會需要讀兩章,三年剛好可以讀完整本聖經(共1189章,舊約929章,新約260章)。 ▶ 網頁鏈結 聖經人物知多少 查考聖經人物是所有讀經人的基本功。查經至少有28種方法,而讀人物是最有趣、也是最有果效的方法之一。聖經所描述的人物,也和我們一樣有相同的性情,他們的經歷也與我們雷同。他們因信得勝,蒙神悅納;也因他們的不信和背逆而失敗,帶來神的管教。因此,當我們閱讀聖經人物時,就像凝視鏡子,反映我們自己的生活如何。願每一篇經文,每一個人物,幫助我們建立每日靈修而親近神,並在信、望、愛中成長。 ▶ 網頁鏈結 晚安卡 為年輕人和福音朋友設計的中英文金句。這些金句來自智慧的聖徒,將深刻的真理提煉成簡潔的短語。它們如同黑暗中的燈塔,照亮我們的心靈和思想,並指引著我們踏上信仰的旅程。無論是聖經中的一節經文還是他們的反思,這些金句都能與我們的心靈產生共鳴。願這些金句成為我們心靈的滋養,加深我們對神的倚靠、順服、奉獻、愛神與愛人……等。 ▶ 網頁鏈結 請為我們禱告,使我們在神的家中,成為忠信...

12/31 靈修小品|詩歌介紹「感謝神」

圖片
〔靈修小品〕 「要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6~18) 〔詩歌〕               (一) 感謝神,賜我救贖主,  感謝神,凡事擔當; 感謝神,以往的同住,  感謝神,主在我旁。 感謝神,賜和煦春天,  感謝神,蕭瑟秋景; 感謝神,收去我眼淚,  感謝神,裡頭安寧。 (二) 感謝神,應允我禱告,  感謝神,或未垂聽; 感謝神,雖經過風暴,  感謝神,祂是供應。 感謝神,賜苦也賜樂,  感謝神,絕望得慰; 感謝神,無比施愛者,  感謝神,無限恩惠。 (三) 感謝神,賜路旁玫瑰,  感謝神,雖它有刺; 感謝神,全家火爐圍,  感謝神,天涯分馳。 感謝神,奔波或惆悵,  感謝神,屬天平安; 感謝神,賜明日盼望,  感謝神,直到永遠。 (一) 感謝神,賜我救贖主,感謝神,凡事擔當; 感謝神,以往的同住,感謝神,主在我旁。 感謝神,賜和煦春天,感謝神,蕭瑟秋景; 感謝神,收去我眼淚,感謝神,裡頭安寧。 (二) 感謝神,應允我禱告,感謝神,或未垂聽; 感謝神,雖經過風暴,感謝神,祂是供應。 感謝神,賜苦也賜樂,感謝神,絕望得慰; 感謝神,無比施愛者,感謝神,無限恩惠。 (三) 感謝神,賜路旁玫瑰,感謝神,雖它有刺; 感謝神,全家火爐圍,感謝神,天涯分馳。 感謝神,奔波或惆悵,感謝神,屬天平安; 感謝神,賜明日盼望,感謝神,直到永遠。  這首著名的詩歌(《聖徒詩歌》第713首)作者是瑞典人史篤慕(August Ludvig Storm,1862-1914)。瑞典原文共有四節,每句都以 「感謝神」 為起首,共有三十二個 「感謝」 。這首詩譯成英文後,只剩下三節,但仍然是一首名符其實的 「凡事謝恩」 的詩歌。  在所有的感恩的詩歌中,這首《感謝神》是筆者的至愛。它與我最心愛的聖經經文帖前五章16~18節的涵意相符。向神感謝應是基督徒內在心態的自然流露。因為我們的際遇,無論大事或小事,順境或逆境,快樂或痛苦,都是祂安排的,是祂許可的。因此,我們與一般世人有別。因著神為我們所作的一切,無論在什麼景況中,都會不斷的感謝神(弗五20...

12/31 沒有赴席的人和沒有穿禮服的人

〔聖經人物:十二門徒〕 「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太二十二1~2) 《馬太福音》二十二章是主以第三個娶親宴席的比喻,再次敘述猶太人棄絕主,故神將救恩轉賜給外邦人。這個比喻指出天國像王擺設娶親的筵席,打發僕人去請客人赴宴。注意其中的三次邀請,首先,他派僕人親自預先邀請客人,但客人不肯來。他又打發其他僕人去請客人,說明自己已經預備妥當,請他們來赴宴,卻遭他們毅然拒絕。那些被請的人有些不理會;有些忙於農務和生意;有些淩辱或殺害王的僕人。王勃然大怒,並且派兵毀滅兇手,燒燬他們的城。第三次王要僕人四處去找人來赴宴,直到筵席上座無虛席。王發現賓客中有人沒有穿禮服,就質問他為何衣冠不整地赴宴,那人無言可答,王便派人把他丟在黑暗裡,叫那人哀哭切齒。主總結這個比喻說: 「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娶親宴席的比喻】 「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裡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可答。」(太二十二11~12) 這個比喻非常有意義,但它並不是一個比喻,而是兩個。如果我們把它們分開來看,可能更容易和較全面的把握住其意義。 1.  有沒有赴席的人 ── 是人得救的問題。本段有三班人竟然拒絕天國的福音: (1) 不肯來的人:有分於筵席與否,全在於被邀的人「肯不肯」來;求主給我們一顆「肯」的心,因為這是享受屬靈豐富的先決條件。如尚未得救,現在肯不肯領受基督的救恩? (2) 不理的忙人:忙到田裡去從事農耕,忙做買賣,忙讀書,忙打球……。忙不是壞事,但若因忙而忽略永恆,這損失何等大。 (3) 反對的惡人:定意背叛,不但不理天國的邀請,更動手淩辱、殺害這些帶著愛的使命的僕人。這是歷代迫害基督徒的一班人。 2.  有沒有穿禮服的人 ── 是人得勝的問題。按著那時風俗,主人會為賓客預備參加婚宴的「禮服」。當時這些賓客都是直接從路上邀請來赴席的,因此不可能穿著禮服,惟一合理的解釋,便是主人也為所有的客人準備了婚宴用的禮服。那個客人既然應邀赴宴,卻不肯穿主人所預備的禮服,這對主人是相當沒有禮貌的。11節裡面的「沒有穿禮服」,和12節裡面的「不穿禮服」,原文不相同。文生(Vince...

12/30 靈修小品|埋怨先生改稱謝恩先生

圖片
〔靈修小品〕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詩一〇三2)  有一位基督徒,常不知足,無論何事,總要埋怨;因此人都稱他為埋怨先生。一次,他的朋友送他一本很好的日記簿,請他每天花上五分鐘,把所得的恩典一一寫上。他說:「我那裡還有得過什麼恩典?」朋友說:「你可坐下尋思、尋思,就能算出你所得的恩典來。」當天晚上,他就勉強照著朋友的話行,拿起筆來,細細思想,竟然寫了一些;他就放下筆來,說道:「噯呀!絕沒想到,我曾得著這多恩典,實在叫我快樂。」從那時起,他就大改前非,常常知足,時時感恩。不多日子,人人聽聽他的話語,看看他的舉動,知道他已改變了,因此也就給他改了名,不再稱他埋怨先生,改稱他作謝恩先生,因他口裡常常謝恩,心裡滿了讚美。  親愛的,就從今天起,讓我們也學會在每件事上,找出可以感恩的地方,誠心向神感謝。用感恩的心看世界,一切也會變得美好,可感恩的事物也會愈來愈多。  有首詩歌 ── 「數主恩惠」,這樣寫著: 〔詩歌〕               當你經過試煉,茫然無所從, 你心絕望,以為什麼都失蹤; 就當數主恩惠,當一一的數, 你就要希奇,祂曾如何眷顧。 數主恩惠!要一一的數! 記看祂曾如何眷顧你! 數主恩惠!要一一的數! 你就要希奇,祂曾如何愛你。 當你經過試煉,茫然無所從,你心絕望,以為什麼都失蹤; 就當數主恩惠,當一一的數,你就要希奇,祂曾如何眷顧。 數主恩惠!要一一的數!記看祂曾如何眷顧你! 數主恩惠!要一一的數!你就要希奇,祂曾如何愛你。  本詩作者奧德曼(Johnson Oatman,Jr. 1856-1922),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一位重要且多產的福音詩歌作家。他寫了這首詩歌實在寶貴,洋溢著喜樂和感謝,而提醒我們常常數算主的恩惠,並且從中得力。原來,恩典不止是給我們經歷的,也是給我們數算的;而越多數算主恩典的人,也會越多經歷祂的恩典! 【默想】  今天經文告訴我們,大衛蒙了神特別的恩惠,故此他全心要歌頌讚美神,並提醒他自己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又到年底了,這時我們應該要「數算」些什麼呢? ➤ 主曾如何將我們從新冠肺炎的恐懼中釋放出來? ➤ 主曾如何多次安慰你的傷心...

12/30 兇惡的園戶

〔聖經人物:十二門徒〕 「你們再聽一個比喻:有個家主,栽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圈上籬笆,裡面挖了一個壓酒池,蓋了一座樓,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了。收果子的時候近了,就打發僕人,到園戶那裡去收果子。」(太二十一33~34) 《馬太福音》二十一章記載反對主耶穌的人,盡力要從祂的話中拿住把柄,所以不斷地以問題來資問祂。當主進到殿裡施教之時,祭司長和長老們質問主仗著什麼權柄教訓人並潔淨聖殿。主不正面回答他們這一個詭詐的問題,因為知道他們是不懷好意;主反而問他們約翰的浸是從何而來?這些宗教領袖不敢回答,因此主用智慧塞住了他們的口。緊接著主就說了兩個比喻。第一是兩個兒子的比喻,在兩個兒子的比喻中,主耶穌以大兒子口說不聽命後來卻遵行,小兒子口說聽命卻不遵行,來指責祭司長與長老指的不信和悖逆,定罪他們言行不一致的問題。其次,在兇惡園戶的比喻中,主說出家主派僕人們去收果子(租金),結果僕人們被園戶打、淩辱、甚至殺害。家主於是派自己的兒子去收租金,本以為園戶會尊敬他,結果反而被園戶所殺。結果家主來除滅園戶,將葡萄園轉租給別人。藉著這個比喻,祂定罪他們: 1.  霸佔葡萄園,侵奪神的主權 2.  逼迫、殘害神的眾僕人 3.  不尊敬神的兒子,並且暴露他們想殺祂的真正的動機 同時也啟示出祂是猶太匠人所棄的房角石(詩一百十八篇22~23節),而猶太人則因棄絕祂而絆跌且跌碎,並鄭重的宣告「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宗教領袖們瞭解比喻是指著他們,所以想抓拿主耶穌,不過因為怕百姓,就暫時離開。因此,在兩個兒子的比喻中,主定罪了猶太教首領和百姓的頂撞,卻不肯悔改的態度;其次,在這個葡萄園的園戶殺了園主的兒子的比喻中,祂定罪了他們的動機。 【兇惡園戶的比喻】 「園主來的時候,要怎樣處治這些園戶呢?」(太二十一40) 「所以我告訴你們,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太二十一43) 因著猶太教領袖棄絕主耶穌,我們看見一個十分重要的轉變,天國的實際便轉賜給教會,所留給猶太教的,只不過是天國的外表空殼罷了。這個比喻中的每個細節都有清楚的含意。比喻裡的含意: 1.  「葡萄園」代表神的選民(賽五7) 2.  「家主」代表栽培以色列的神 3.  「園戶」就是猶太人的宗...

12/29 靈修小品|祈求感謝兩個籃子

圖片
〔靈修小品〕 「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著我的救恩。」(詩五十23)  有一人某晚作了一夢,他仿佛看見兩位天使從世界往天上拉兩個籃子,一個是盛祈求的籃子;另一個是盛感謝的籃子。  兩個天使遊行地上一周,回去時都感困難。收祈求的天使,袋子裝了一袋又一袋的祈求,幾乎背不上去。收感謝的天使,臉上顯出愁容,袋子幾乎是空的,僅有三個感謝。  那人走到天使跟前,問收感謝的天使為何這樣憂愁?  天使答說:「我所盛的籃子,雖然有點感謝的話,但是寥寥無幾,如同無有一樣。許多信徒雖然得了神的恩惠,感謝卻是很少。」  那人醒後,才知乃是作了一夢,回想起來,他雖得了許多神的祝福,卻從未感謝神過一次。他甚感慚愧,遂即跪下,求神饒恕他往日忘恩的罪;並且定意,往後必要隨時感謝神恩。  我們得到神的恩惠,應當向神獻上感謝,不可忘恩。不要像那十個長大痳瘋中的九個,得了主的潔淨後竟一去不返,沒有回來感謝主;要像其中的一個,得了潔淨之後,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跟前感謝他(路十七11~18)。 【默想】  今天經文提到 「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 。 「榮耀我」 原文是阿利路亞。人的最高目的便是榮耀神,所以我們應該感謝神的恩典,在言行上都榮耀祂。正如詩人勸蒙恩的人,應 「以感謝獻上為祭」 (詩五十14,23),向神發出感謝讚美來。神所要求人的不在乎祭物的多寡,而是真誠對祂的感恩和讚美。榮耀神,是神所看重的,怎樣才是榮耀神?沒有一件事能夠榮耀神,像讚美一樣。我們知道有一天所有的禱告、工作、勞碌,都要過去,但是,有一天,讚美比今天還要增加,是永遠繼續的。因為讚美是永遠不停止的。  親愛的,你是否天天向神獻上感恩的祭,凡事都存著感謝神的心去行嗎? 【金句】  假使你感到神今天未賜福給你時,你當想想是不是昨天你沒有感謝祂。 ── 《愛聲報》